
金秋时节
在和风煦日的映衬下
向家镇望湖村的百年烟砖屋
——向家砖屋
显得愈发宁静
屋门上悬挂着牌匾“向钧故居”
四个字遒劲有力
向家砖屋始建于1782年
为乾隆六十年进士、
岳麓书院主教向曾贤买地所建
前名为“福来庄”
被用作居家兼教学
2011年,经修缮后改名为向钧故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文化传承和教书育人
是向家砖屋兴盛的密码
步入故居
耳畔传来历史深处的隆隆回声
先辈们的遗物陈列眼前
泛黄的素色被褥
油灯下陈旧的砚台
漆面斑驳的雕花木板凳
将那个年代的故事娓娓道来
向钧于1906年在“砖屋”出生
在表姐杨开慧、表姐夫毛泽东的影响下
1921年8月,他考入长沙岳云中学
年仅15岁的他,深受革命思想的浸润
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
192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直奋斗在革命的最前线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
这个消息传到长沙时
向钧正担任湖南省学联主席
闻讯后,他组织示威游行大会
带领长沙的学生们
到日本领事馆递交抗议书
1926年9月
向钧出任中共衡山地方执委会书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衡山党员发展到200多人
支部由3个扩建到14个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向钧立即组织衡山各界群众
举行反对蒋介石大会
8月底,他随毛泽东、彭公达、毛福轩
到株洲传达“八七”会议精神
部署秋收起义,负责领导株洲暴动
同年冬天
向钧到长沙参加党的秘密会议
由于被叛徒出卖
他和与会的6名同志一起被捕
虽经严刑拷打
但他誓死保卫党的机密
用生命书写对党永远忠诚的誓言
1928年1月24日
向钧被杀害于长沙教育会坪
牺牲时年仅22岁
他短暂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却铸成了耀眼的永恒……
“令侄向钧同志是共产党员,
是一个忠实能干的同志。”
这是毛泽东对向钧的评价
这里既是向钧烈士的故居
又是毛泽东岳父杨昌济的外婆家
也是杨开慧烈士的外婆家
杨昌济和杨开慧先后在此念过书
这里凝聚着毛、杨、向三家的百年情缘
因而被世人称为伟人的“外婆村”
而今
向钧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成为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地标
静立于青峰翠岭下的砖屋
从历史深处走来
散发着时代光辉
向后辈们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责编:尹伊铭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